不言而喻,我们身处一个信息时代,人人具有自由传播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自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网民数量多年来保持飞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截止2013年5月14日,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惊人的5.64亿人。互联网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甚至改变了社会舆论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所。作为互联网新媒体的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自世纪之初崭露头角发展至今,也是日渐繁荣,在互联网国防信息领域“声响”也越来越大。这也反映出广大网民希望了解世界军事动态、获取军事知识、关心军队建设、关注国防的需求。广大军迷与军事网站共同构成了国防信息传播的动力和源泉。本文力图对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的作用、现状及不足进行梳理,将其真实的一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冷静而广泛的思考。
一、军事类网站应发挥的作用
为促进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间的交流、推动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有序发展,365bet官方开户、飞扬军事网、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军事网站发展研讨会”于7月14日在南京圆满结束。来自国内各知名网站、军事平面媒体、军事视频媒体,以及防务研究专家共38人就“中国军事类网站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正如飞扬军事网站负责人在主题发言中所说:“网络防务新媒体已成为不可偏废的国家软实力组成部分”。作为防务新媒体的军事类网站自诞生起,即在各国“网络舆论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进行正向传播,提升本国军事相关的可信度与合法性;二是进行反向传播,削弱敌国军事相关的可信度与合法性。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告知与影响活动,各种军事类网站(笔者将其分为军方互联网网站、官方媒体军事频道、商业媒体军事频道、国防工业网络媒体、独立军事网站等五大类)还承担着转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宣传军旅文化、展示军队建设成就、激发爱国热情等职能。从2007年9月14日美国布什总统与一些美国军事主题博客负责人的座谈,到2008年6月20日中国胡锦涛总书记做客强国论坛与网友聊天,都可以看出各国首脑对这一新生力量的肯定。
美国军队“在互联网空间利用信息进行作战”方面更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为履行《信息自由法》职责,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时又可从正面宣传美军形象,2010年2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一份题为《负责而有效地运用基于互联网的能力》的备忘录。该备忘录强调了加强互联网能力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在国防部政策范围内,以及确保使用原则一致性以及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各军事单位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军事信息网络为军事行动服务。据美国国防部监察长办公室2010年11月29日发布的审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美军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多达3211个军事单位官方网站。这一较为完整的军事网站体系,已成为美军战略传播框架下信息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发布信息、传播知识、学术交流等活动树立美军的正面形象,为美军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2012年6月公布的第3版《美国陆军社交媒体手册》则认为,社交媒体可以让人们有能力用新的途径与更多的受众更快的进行沟通。它已经成为美国陆军传递消息和超越界限的一种重要工具。美国陆军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社交媒体平台,例如Facebook、Twitter、Flickr、YouTube和陆军博客等。美国陆军之所以允许军人使用社交媒体,是因为他们认为每名军人都是最好的也是最高效的消息传递者。在当天社会,美陆军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把驻扎在各城镇、各国家和全世界的陆军大家庭联系在一起,广为散发陆军的关键主题和消息。美军认为,加入到陆军社交媒体网络的成员越多,就越能及时、快速、透明的传递信息,从而确保美国人在可以看到、读到或听到的地方和时间分享陆军的报导。同时,美军也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种廉价的、高效的和可衡量的传播样式。美国陆军不但可以使用社交媒体来讲述陆军的故事,而且也可以使用社交媒体来倾听外部的意见和看法。
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军事类网站基于“在互联网空间利用信息进行作战”在系统性、目标性和实效性等方面,较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有很强的优势。笔者认为,这与美国将信息视为战略资源,并确立了信息在国家力量中的地位是密不可分的。
二、中美两国对信息本质认知的比较
信息时代,信息无可非议地成为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方面,信息的“声响”越大,其影响越大;信息的传递速度越快,其传播范围越广——这是信息的主要特性之一。但笔者在查阅关于“国家力量”这一概念时,仅发现1992年出版的《国际关系辞典》对此有明确的中文定义,即:“国家拥有的经济、军事、政治等各方面力量的总和”。而美国早已将外交、信息、军事以及经济( DIME)定义为“国家力量”的四种工具。尽管中国各界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与日俱增,但从中国对“国家力量”的定义上看,也仅是将信息涵盖在“政治力量”及其它力量之中;而美国则是将信息与外交、经济、军事并列成为国家力量的工具,将信息作为战略资源加以重视,强调了信息在国家力量中的地位。我们不可小觑这字面上的差异,这一对信息的不同认知直接导致了中美双方“在互联网空间利用信息进行作战”的战略、战术的不同,以及中美双方在互联网上所发出“声响”的手段的差异。
2009年12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战略传播报告》,拉开了美国国防部内战略传播资源整合与相关组织体系调整的序幕。从而将信息内容和技术作为战略手段,长期塑造其基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力量,以影响全球政府、政府组织和社会的行为,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供支持,构成了统一的包括公共外交、公共事务、信息作战在内的战略传播框架。在其战略传播实践体系方面,2011年1月25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签署题为《国防部战略传播与信息作战》备忘录。该备忘录从领导力量、执行机构、责任划分、本质定义等诸多方面对战略传播和信息作战等相关工作进行了明确,从而构成了在信息协调委员会协调下,由国防部和国务院共同主导的几乎涵盖所有部门、机构、组织的战略传播实践体系,主导着美国军事类网站的“声响”,并通过众多的军事协会、联合会、非政府组织等沟通并融洽政府—地方及军民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声响”。例如,美国曼迪昂特公司“APT1:揭露中国网络间谍单位”事件,就是一个精心策划的,由众多新闻媒体参与并实施“在互联网空间利用信息进行作战”的典型案例。该行动以期从负面传播,旨在削弱中国政府与军队的可信度与合法性,从道德与心理层面对中国网络作战整体效能实施打击,试图让广大受众群体产生“中国军队正在做一件极不道德的事情”的印象,以达到其战略传播的目的。
我党我军历来重视政治思想及宣传工作,发布了一系列针对政治战的规章制度。1964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随时代的发展,于2003年、2010年进行修订,再次强调了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三战”的重要性,并将网络舆论战视为舆论战的重要阵地。地方新闻与宣传部门,也同样重视在互联网上 “声响”的重要性。但纵观中国现状,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体系方面,也仅局限于“网络舆论战”及至“政治战”层面,而忽视了信息在作为国家力量工具时的作用与战略地位,且实践体系呈现权力化、条块分割以及多头管理的现象。在与官方媒体军事频道、商业媒体军事频道、独立军事网站等协调、协同方面多采用类似《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行政命令的方式,军政、军民的融合明显不足,未成体系。例如,在应对美国曼迪昂特公司“APT1:揭露中国网络间谍单位”事件时,国防部、外交部、众多新闻媒体并未形成合力,反击无力。这也折射出我们并未真正领悟和掌握了网络空间所固有的特性——联合集成和体系化。斯诺登式的“乌龙球”并非时常会发生的。
三、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的现状及分析
早在2007年8月4日,第一届中国军事网站发展研讨会时,已就“各军事网站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网站自律,杜绝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失泄密事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军迷;再次明确了军事网站办站宗旨是:以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传播国防知识为已认,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等达成过共识。6年过去了,纵观如今互联网上众多的独立军事网站与商业媒体军事频道,尽管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种种因素,更显得乱象横生。对此,在第三届中国军事网站发展研讨会上,各个军事频道或网站的参会代表也是深有感触。例如,亚东军事的负责人认为,目前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在内容上类同严重,几乎千篇一律,唯标题不同而已,众多军事网站无专业性可言;在技术上由于门槛较低,加之无良好的运营模式,显得混乱就再所难免了。中华网军事频道编辑则认为,站长或编辑的军事文化背景差距较大,水平不一,对何为正向传播何为反向传播,没有概念,没有标准,也是导致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混乱的原因。米尔网编辑则认为,尽管相关管理部门行政措施到位,但具体行动上,信息管理与信息控制却无章可循。
笔者在汇集参会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将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目前的乱象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网站页面上看,情色广告、图片几乎充斥了所有的页面;二是从内容上看,标题党肆意横行,伪新闻满天乱舞,以至于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在5月底不得不发出“叫停新闻‘标题党’,还原新闻真相”的“呐喊”,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秩序专项行动。尽管如此,那两个月以后又如何呢?诸如“北京声东击西一招秒杀美国亚太布局”、“中日一旦战争爆发:中国若要灭日本最多一个月”、“海军兰州舰演习中用100mm主炮击落来袭导弹”等之类混乱的传播,在没有扰乱敌人的同时,却扰乱了自己;三是从经营上看,特别是商业媒体军事频道与独立军事网站无不以“流量”作为唯一的经营标准,在所谓的“生存压力”下,以利当头,求流量、求轰动,各自为政,无序发展。发展至此,杂声、噪声已几乎完全盖过了原本正向传播的主旋律。
导致这种混乱现状,纠其根本,笔者认为,无外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自身定位不清,或者说是目标不清晰,这直接影响到其办站(频道)宗旨的纯净度;二是迷失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之中,流量变成了检验网站(频道)好坏的唯一标准,最终结果就是为流量而不择手段;三是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数据采集软件与网站模板的“傻瓜化”,建站成本与周期大大缩小,以至一些冠以军事名义的流量型网站遍地开花;四是一些站长(或编辑)自身军事文化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网站(频道)在内容建设上力不从心,不辨真伪,正如参加第三届中国军事网站发展研讨会的中华网军事频道编辑所言:“我们也想搞好内容建设,真正可用之才实在太少,也只好无奈地随他去吧”。
四、对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对于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未来的发展,第三届中国军事网站发展研讨会的参会代表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例如,战略网编辑认为,目前大家苦于经营,急切希望能规范这个特殊的行业,走向一条良性循环、清晰发展之路。全球军事网站站长认为,成立行业协会势在必行,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负责人更是直言不讳地认为,军事网站的快速发展必然引发“军民碰撞”,互联网空间中正面国防教育的缺失,必将严重削弱我国国防动员能力;而仅有的正面国防教育“阵地”中,宣传干事军事素养也亟待提高。基于目前现状,笔者认为:
一、对于“中国军事类网站”这一群体的本质而言,无论是政府承办下的官方网站军事频道,还是商业媒体军事频道,或是独立军事网站,从总体上都是服务于中国的国防建设。而作为中国国防力量的主体,由于未能在有效利用与规避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中国军方在互联网上建立的官方网站以及中国国防工业网络媒体还未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与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积极寻求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建设统一、协调的战略层面的国家力量之工具。
二、作为官方媒体军事频道,若要在互联网上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发出响亮的“声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统一的论调、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的自由传播、职责的下放、信息的安全性、隐私权等。但由于严格的新闻管控,顾及“行动上是否正确、政治上是否正确”,导致信息丧失时效性,反而容易被敌方占据先机。新闻发布权力的集中化,又会极大地限制运用网络进行战略传播的效果。所以,如何灵活应变、正确评估,是官方媒体军事频道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对于商业媒体军事频道与独立军事网站而言,首先必需定位清晰、目标准确,才能发挥其正面作用,担当起历史责任,发出我们有力的“声响”,成为国家力量中有效成分;此外,还需广泛建立“正链接”,积极参与官方(军方)组织的相关活动,参与地方院校相关国防知识普及活动,参与军事相关学术等活动,这样才可能拓展思路,路越走越宽。例如,在第三届中国军事网站发展研讨会上黑龙江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尚副院长所倡导的军队、高校和军事网站多方合作进行国防教育的模式。
四、在经营方面,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军事频道(网站),应成为军迷吸取营养的网络场所,其编辑(站长)有责任与义务正确引导军迷的认知,唯“生存论”必将因军迷的无知而无知,形成恶性循环,而沦落为低俗洼地,终将遭人唾弃。注重内容与深度才是长久之计,唯“流量论”必将走不长远。
五、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如何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笔者认为,仅靠行政命令、行政管理只是隔靴挠痒,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应尽早建立独立的“军事网站发展促进会”,与政府和军队涉网管理部门形成有效衔接,进行行业自律、行业规范,从而更好地发挥军事类网站传播效果,维护军事类网站健康环境,促进中国军事类网站健康有序发展。尽管这一倡议也早在2007年8月4日的第一届中国军事网站发展研讨会上,就形成中国军事网站联盟进行过探索、讨论。但事隔6年,因种种原因,并未有任何进展,当然有政策限制等客观因素,也有军事网站自身努力不足的主观因素。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目标,实现军事网站行业自律,尽管可能困难重重,但我们相信为期也不远了。另一方面,建立“军事网站发展促进会”,也可使得中国军事类网站优势聚合,实现业内资源共享,探索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以解决数量众多而又不可忽视的独立军事网站的生存之苦,从根本上清除那些不良网络乱象。
六、由于互联网的无界性与网络威胁的非对称性,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也伴随而来。正如美国情报研究与分析中心(CIRA)中国军事专家詹姆斯•穆文农在2007年7月发表名为“超越简单的搜索:中国互联网公开来源信息的利用”一文中的直白:“中文互联网大部分仍是未开采的金矿,中国的军事博客与军事网站上有好东西,但需要我们耐心去挖掘。”防范网民泄密、防范外国情报组织套秘已成为目前中国军事类网站群体的头等大事。尽管网站与网民安全意识已大幅提升,但过分强调“爆料”的作用,使网络泄密案件依旧频频发生。但因网络威胁而过分注重网络安全,又会极大地限制其传播的效果。在加强信息审查及监管力度的同时,笔者认为,在推行行业自律自查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威胁评估体系,从而构建一套严格灵活的中国军事类网站安全管理体制,以最大限度减少失泄密带来的损失。
结语
总之,互联网已深深地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之中,改变了世界信息传递与信息交互方式。可以说,利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进行战略传播(或者说网络舆论战),是事半功倍、效益极高的策略。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各中国军事类网站必将能走出一条健康有序之路,在未来国内国际事务中发出更大的“声响”!
[责任编辑:诺方知远]